学会这三个小技巧,相亲时迅速了解对方“底细”!
文章分类:新手上路 发布时间:2022-06-17 阅读: 722
相亲,是两位陌生人互换信息,通过交流了解对方是否适合,最后双方达成婚恋关系的过程。
在短暂的时间里,除了身高、外貌等等显性条件,经济情况、情感经历、家庭情况、价值观等等隐性条件,是无法详细了解清楚的。

这些涉及隐私的问题,倘若直白地询问,容易引起对方敏感心理,让人升起防御心,从而含糊回答问题。更严重的,甚至会降低自己在对方心里的评分。
那么,如何能够在不伤害他人、不引人反感的情况下,“优雅”地问出自己想要的内容?通过一些相亲案例,红娘老师们分享了三个更好更合适的方法。
01 经济方面:了解兴趣消费
当年龄越来越大,很多人相亲约会讲究效率。因此,不少人一上来就扔出一系列直白的问题“你收入多少”、“有没有房车”等等。
最终得到的,可能只是一句客套话“有空联系”无疾而终。
相亲不要一上来就谈钱,
不应一味讲求“金钱匹配度”。
会员赵女士每次相亲都直接开门见山,询问对方收入的详细情况,但往往因为这一句话,就切断了所有的可能性,导致相亲迟迟未有满意结果。

在不少人看来,直接谈钱过于现实。相亲不单单只看重现实经济基础的结合,更看重全方位的契合度。
因此,红娘老师开导她,即便想要了解对方的经济情况,也不要直接询问,显得太唐突。
可以选择婉转些的提问方向,从日常生活习惯、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打听,也能够得到有效信息。
“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?”
“一般一年去多少次?”“喜欢国内游,还是国外游?”
旅游的路线、频率、方式都能从细节上体现出对方的消费能力、工作状态,从而帮你判断出对方的大致经济情况。
不仅如此,旅游也能反映出精神层面的信息:对方喜欢哪些娱乐方式,爱动还是喜静,偏爱自然风光还是文化之旅等等。
此后,赵女士改变了策略,更多去了解对方的日常习惯、生活爱好,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,也进一步判断双方是否真的适合。

在相亲中,男女双方互相了解清楚经济情况,为的是婚后生活的保障,并没有错。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就是“物质”的,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么直白,所以重点不是不能问经济方面的问题,而是要注意提问的方式。
02情感方面:委婉、得体提问
相亲当中,感情史是双方都会关注的重点,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。
在初次见面中,大家通常不愿意过分深入地谈论这种问题。
与此同时,感情史也没有其他能了解的途径,只能靠对方的个人讲述。

会员黄先生比较注重相亲对象的情感史,尤其很在意对方过往感情的交往程度。
在约会当中,倘若他直接询问对方,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,甚至对方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,但如果不问,他又很在意。
不少人看来,这种问题等于是在打探别人的隐私,比直接询问收入更敏感。一不小心就容易使对方反感,从而导致相亲失败。
他向红娘老师请教该如何做,老师建议,第一次相亲约会不能过分直接。
首先,可以从介绍人那里侧面了解。比如:如果你的要求非常严格,要求对方没有任何感情经历,那最好提前向介绍人说明,介绍人会帮你传达,第一步就避免去见一些不合适的人。
第二,循序渐进。可以先问问对方结束上段感情多久了,看看对方是否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情经历。
第三,比起打听过去,从规划未来的角度去了解对方的想法,让人更容易接受。比如,问问对方觉得两人在一起多久可以确定恋爱关系、同居、考虑结婚。

在询问对方前先袒露自己的情况,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礼貌。比如:“我的情感经历比较简单,希望未来的伴侣和我差不多,你觉得呢?”
其实,很多时候对方并不是想刻意隐瞒自己的情感经历,但过分直白露骨的提问方式,会让人感觉不被尊重甚至被侵犯。
委婉地提问,能让相亲对象了解你的意图,这也是一种态度的表达。
03 家庭关系:了解性格、观念
考虑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,Ta的家庭关系是重要的参考因素。
小两口与对方父母的关系,是婚后家庭中较难平衡的关系。新家庭的组建、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差异,总是容易导致各种矛盾。

红娘老师回忆起曾服务过的会员曾女士的情况。她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,因婆媳关系处理不好,丈夫更偏心支持婆婆,最终不欢而散。
所以她未来择偶的条件之一便是,婚后不接受公婆同住。
但她也不想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难以和老人相处的印象,于是通过老师告诉她的聊天方式,从侧面去打听对方的态度。例如:
“平时遇到问题,会参考家里人的意见吗?还是主要靠自己解决?”
这样的问答,可以了解到对方是否有主见,是不是喜欢听取家里的意见。
接着,还可以进一步提问:
“婚后孩子是让父母带,还是请保姆?”
“家里生活喜欢热闹,还是安静一些?”通过这些提问,曾女士了解了对方婚后对父母关系的看法与态度,也不显得唐突。

相亲中,只要掌握好一个合理的“度”,通过委婉的方式提问,既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也能询问到有用的信息,增加相亲成功的几率。
单身的朋友们,快把小编整理的这些经验用起来,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吧~